关系信息系统
关系信息系统
记录下对关系与信息的思考。
我们所使用的关系信息系统包含三个部分:硬件与环境,信息和关系。
硬件与环境是一种对输出方式,传感器技术,网络环境...的技术组合,它的组织方式以硬件产品的形态呈现出来,或者说每个消费硬件产品都是对技术(能力)的再组织。
关系是某种纬度人的连接,关系的纬度是关系网络成长的线索,也定义了网络属性。
门牌号码:地理关系纬度
手机号码:现实关系纬度
微信,Facebook,Linkedin:现实圈层关系纬度
信息是在关系中流通的能量形式,信息格式是具像化,可被感官识别的信息形态。
文字,图片,音频,视频,直播,网页,Feed流,Story,小程序...都是信息格式。
信息格式的演进,静态→动态,异步→实时,单一→复合,单向→多向。
硬件与环境物理上可感知,信息在数字世界可视,关系最隐性和抽象。
关系网络是信息流通(生产,存储,流通)的源动力;
信息附着在关系网络上得以流通;
用户通过硬件载体输入输出,调动信息在关系中流转。
所有的关系和信息都跑在输出设备,传感器和网络环境当中,就像我身处的门牌号码系统(房间)运转在水电煤与海底电缆公司上一样。
硬件与环境
硬件与环境的发展与迭代受到物理世界原理层面的限制,产品形态也是有形化的,所以可以较为清晰的辨识它及其阶段性,比如从桌面终端到网络化桌面终端(互联网),从手机到智能手机。
硬件与环境在看似阶段性的成熟稳定状态下,信息流转过程中,不断的衍生出关系+信息的关系信息系统。有垄断型的头部流量平台,也有小众新兴的各类社群。
输出设备(视觉,听觉设备)是硬件技术组合中对消费者最显性的部分,认知上可以定义消费硬件的代际,比如笔记本,手机,智能手机,智能耳机,智能眼镜..认知上主要是靠信息输出能力来切分的,甚至智能汽车对消费者的一个重要认知:更大的屏幕。而传感器和网络环境进步比较隐性,藏在输出设备下面或者感知不明显,但新关系纬度与信息格式都与这三者都息息相关。
大屏,摄像头,带宽 → Instagram 图片
充分利用纵向屏幕 → Facebook News Feed
带宽 → 短视频,直播,云游戏
GPS → 陌陌位置列表
深度摄像头 + 陀螺仪→ Apple Memoji,Avatar, Loom.ai,Facebook 3D Photo
关于输入输出,比较早曾写过两篇文章关于智能设备解构和能力金字塔。桑文锋关于《iPhone这十年在传感器上的演进》是非常好的从传感器角度分析历代iPhone传感器演进。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22677100
硬件环境代际更迭时,新的关系信息系统诞生会与输出方式,传感器和网络环境息息相关,这也是为什么今天头部的软件公司都在做硬件,新硬件公司一定要为软件(拥有信息)而做硬件:一定要参与到下一代硬件计算环境中,拥有对输入输出,传感器甚至网络环境层面的话语权,从而对下一代关系或信息格式拥有底层优势。
成熟的硬件环境下,创新机会多来自关系与信息的不平衡。我们显然正处于智能手机成熟的技术环境当中,但也要保持对硬件环境变化的敏感度。
增长与瓦解同时发生
关系信息系统的三种相对阶段会同时存在:
上代系统:门牌号码系统,电话号码系统,Email
主流系统:Facebook,微信,Instagram
新兴系统:Tiktok,B站,即刻,各类小圈社群
一个主流的网络信息系统,像是一个持续被堆高的沙塔,似乎随时处在增长与瓦解的并发状态。
信息格式化(增长)
主流的网络信息系统,不停的吞噬(格式化)外部信息,输入到自身系统内。每转一条新闻,分享一首歌,上传9张图到朋友圈或扔个PDF到群里,都是将系统外部的信息格式化至系统内的过程。对话,9张图,公众号文章,红包,小程序...是微信将链接,本地相册,知识,功能等外部信息格式化的结果,形成了微信信息格式。而进入抖音,B站,YouTube的视频,也是将上一代的文本,图文信息格式化成新形态的教程,日记,商品。
头部流量平台一定(曾)拥有差异化的信息格式,被格式化的信息在系统内的流通效率非常高,尤其是自己创造并拥有的格式。已经可以被主流系统消化(可高保真解析)的信息格式,在一个规模更小的新系统中,流通成本更高。例如垂类内容形态产品,如果其流通的主要信息格式是“图片”,那朋友圈和小红书会让他们很头痛;如果是“视频“,抖音,B站一定是迈不过去的坎儿。之前写Spotify的格式创新时提到,Own一种格式,才Own到未来的船票。
头部平台的产品结构从服务于最初的信息格式,演变为可以几乎通吃所有格式的内容消费与生产框架。Instagram的Feed已和“方图照片”没有太大关联,这套框架中格式已被泛化,但核心的“视觉”消费与生产行为被持续强化。微信朋友圈也一样,逐步被灌入更多类型的信息,持续强化现实关系内容的认知。认知+抽象的行为框架使系统变成了管道,流淌着来自各处的信息:一些原生可控,解析效率极高;也有一些来自系统外部,未被充分格式化,甚至踩着主流系统定下的“违规”红线,这些信息中孕育着新一代信息的种子。
新格式潜入(瓦解)
上一代移动运营商和手机厂商们,曾经设想(并部分实践了)当今我们使用的几乎所有最先进的互联网产品:视频电话,IoT,身份与支付...这篇10W+也体现了当时运营商的想象力,包括摩托罗拉1990就开始野心勃勃的铱星计划 (Iridium 1999年破产,当时美国最大的20个破产案例之一)。但今天的手机号码网络中电话被语音视频沟通侵蚀,短信中流动的是验证码和垃圾短信,流量里跑的是聊天,视频,游戏等和运营商完全无关的信息结构...只有号码本身变成了主流网络中锚定身份的识别。原有的网络关系被剥离后重构,系统中流淌的信息也已翻天覆地,信息格式被当前的主流系统们瓜分,最终演变为新系统的基建和管道。
这一切也同样在主流系统中复现,当聊天和朋友圈里流淌着大量挂抖音logo的竖向短视频,当抖音里的分发着淘宝链接;当信用卡系统的交易记录都通过支付宝或微信,当支付宝或微信钱包记录中开始出现虚拟货币买卖... 而在这些主流系统之外,有一种新型的组织关系拥有对新信息格式更高的流通效率。当新格式在外部系统可以获得更高的效率,且不依赖主流系统流通时,新系统就完成了对信息格式与关系纬度的匹配。
新信息结构的流通对主流系统无所谓好坏,是必然,是一个信号,背后可能也对应了一种新关系纬度。系统如何反应,决定了未来会拥有这种格式还是会对其失控。
新关系也将当前主流系统作为基建来使用,主流系统中的信息生产,存储,关系网络等设施都可以当作基建。“微信加个好友吧”,不仅信息被当作基建,当前关系网络的设施也是基建,微信群聊,抖音编辑器和电话号码,门牌地址一样都被基建化。社区团购不需要再发明一个群聊工具用来群聊,Doordash 也不需要再发明一遍门牌号码系统寻址。
主流系统的挑战
主流系统中的网络关系,是从上一代系统中编织(格式化)出来的。上一代的手机号码网络,已在各类产品或群组中拓展为 → 家长,职场身份,兴趣身份,地理身份,买家,玩家等多种身份。直到今天我微信大部分新增好友还集中于“现实中见过面的人“这一层,而且在这个纬度上的主流系统会一直有优势。但就像是农耕中对大地的开沟起垄,沟里的水(信息)可以有效的保存和利用,但水也只能流向既定的路径,而新关系连接也变得低效起来。主流系统中的几个挑战:
信息服务于停留时长的能力高于服务新纬度关系撮合的能力。用户会因为惯性和内容丰富度回到系统,但会发现很难在系统中匹配到新纬度的关系。
系统观察捕捉外部的新信息格式,而很难内部涌现。用户觉得一些新东西在新产品中看起来更爽,发现效率更高。
主流系统一方面要变基建管道,让更多类型的信息流淌进来,让所有新兴事物一定要经过自己;另一方面也要去基建,捕捉新关系,发现新信息结构,判断取舍,将决策塞入为上一代信息定义的产品中去,从而才有机会将半个身子腾挪到下一代信息网络中去。
关系纬度 / 信息格式匹配
新系统有可能更显著的先获得关系纬度增长(比如陌陌,知识星球),也有可能率先拥有新的信息格式(比如 Instagram,Tiktok)
一旦当新关系纬度与新信息格式达到匹配,新循环就可能从模糊走向清晰,产生对主流系统的抵御能力:新格式信息创造更高的新纬关系连接效率,新关系创造更有效的新格式信息流动。
从与好友可以实时聊天,到给 Snap 密友发阅后即焚八卦,与粉丝通过直播互动,通过付费获取 Onlyfans 博主加密影像。
我非常欣赏 Snap 和 Facebook一直在信息格式创新上的努力,Snap给自己的介绍第一句就是:Snap Inc. is a camera company。在摄像头输出格式上做了非常多创新,阅后即焚格式首创,Story 格式首创,Bitmoji 虚拟人像,对话与游戏结合创新,发布 Snap Kit 主动开放关系基建。挂榜很长时间的 Yolo 就基于 Snap Kit,构建在 SnapChat 关系网上的陌生人社交产品。Snap 很早就完成了关系纬度与信息格式匹配,仍不断围绕摄像头与关系打造格式创新。
Facebook 对于下一代硬件环境的前瞻探索(Oculus VR),以及在产品中不断尝试新形态的内容,其下属的 NPE Team 一系列实验作品也很值得关注。另外如果仔细观察 Facebook 和微信虽然都是熟人网络,仅从从信息治理角度有非常大的差异性,一个是用(相对)开放来增强和对抗基建化,一个则是一手管到底,这个和中美互联网生态差异性有很大关系。
曾经的 Neo
Matrix 里的 Merovingian (The Frenchman) 掌握当前系统的通道和工具(The Keymaker),绝对是个非常不爽的拦路虎,但 Merovingian 也是曾经的 Neo。